全国文明村镇巡礼——文明之花绽罗沙
白墙黛瓦的农家庭院掩映在绿树丛中,宽阔整洁的柏油路蜿蜒延伸,色彩明快的文明墙画讲述着家风家训的故事,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……夏日时节,漫步在分宜县湖泽镇罗沙村,一幅“村美、民富、风正、业兴”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罗沙村位于分宜县湖泽镇东北部,辖区面积7.3平方公里,7个村小组的1626名村民在这里安居乐业。近年来,罗沙村将文明创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通过人居环境提升、特色产业培育、乡风文明建设、文化工程惠民等务实举措,生动诠释了“全国文明村镇”的深刻内涵。
家园蝶变:从“脏乱差”到“美如画”的蝶变
“以前村里电线像蜘蛛网,污水沟渠异味弥漫,道路狭窄坑洼,雨天出门就是两脚泥?!闭驹谧约倚÷デ埃迕裰永蓟ㄖ缸琶徘暗男〔嗽案锌蚯?,“现在你看,路修好了,环境美了,住得比城里还舒坦!”
罗沙村的美丽蜕变源于一场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。近年来,该村累计投入资金600余万元,完成了7个村小组新农村建设全覆盖,整治乱搭线缆285户,修建村庄道路12条,维修排污水渠1280米,统一规划鸡鸭圈养区128处,特别是佰公庙至尚睦路段“窄改宽”、罗沙至尚睦路段“白改黑”工程,让村民出行条件得到根本改善。
“我们建立了‘门前三包’责任制,每月开展卫生评比,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?!甭奚炒宓匙苤榧窃樯埽缃竦穆奚炒?,平整的柏油路通至各家各户,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,庭院中花草与菜园相映成趣,先后荣获“江西省文明村”“江西省卫生村”等称号,村民用双手创造了“村在景中、人在画中”的美丽家园。
产业富民:从“单一农耕”到“多元兴旺”的跨越
文明创建不仅要“面子”,更要“里子”。在罗沙村的新余蜜桔种植基地,连片的桔树郁郁葱葱,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?!拔颐峭ü寮?合作社+脱贫户’模式,发展了1250亩新余蜜桔,去年收入超过100万元。”合作社负责人张师傅介绍,“村里还邀请农业专家定期授课,现在村民们都是‘土专家’,种出来的蜜桔甜度高、卖相好,不愁销路?!?/p>
一枝独秀不是春,除了蜜桔产业,罗沙村的甜瓜种植和淡水养殖也颇具规模。甜瓜种植260亩、淡水鱼养殖340亩,这些特色产业不仅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1.78万元,更让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.43万元,腰包鼓起来的村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文明润心:从“口袋富”到“脑袋富”的升华
走进罗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书架上整齐摆放着1325册各类书籍,活动室里乐声悠扬,百姓大舞台上村民们正在排练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。这里,是罗沙村民们的“精神粮仓”,更是文明新风的传播阵地。
“我们每周都会开展图书阅览、书画培训、普法宣传等活动,节假日还会举办文艺演出。”罗沙村文明实践员胡巧珍介绍,“你看这面‘最美榜样墙’,上面都是我们村评选出来的‘身边好人’‘文明信用户’,他们是村民身边的榜样,带动着大家向上向善?!?/p>
在罗沙村,“评最美”活动已成常态?!霸略抡芰俊痹鸶ⅰ白蠲涝栏改浮币π』ǚ蚋?、“文明信用户”张秋平……这些榜样的故事在村里口口相传,形成了“人人学榜样、人人争先进”的良好风尚。
乡风焕新:从“陈规陋习”到“文明新风”的转变
“唱得好,跳得好,又攒劲,又涨精神?!甭奚炒宕迕裥旖鹄加闷铀氐挠镅猿圃薜馈R鼓唤盗?,一场热闹的“移风易俗送新风”文艺巡演在罗沙村乡村戏台精彩上演,快板《移风易俗新风尚》、歌舞《绣红旗》、小品《反对天价彩礼》等多个节目轮番上阵,时不时赢得阵阵掌声。
小戏曲讲透了道理,也营造了氛围。在罗沙村委会门口的文化广场上,“移风易俗宣传栏”格外醒目,上面张贴着村规民约、红白喜事标准等内容?!耙郧按謇锇旌彀紫彩?,攀比现象严重,一场婚礼下来能花掉普通家庭几年的积蓄。”罗沙村党总支副书记罗浩感慨地说,“现在我们通过制定村规民约,成立红白理事会,明确婚嫁彩礼的最高限额标准为6.9万元,红白宴席不得超过20桌,总人数不超过200人,餐标每桌不超过500元,不得使用高档烟酒,不得分发礼金、礼券、礼品,村民的负担轻了,人情味却更浓了。”
“红白理事会的人说得在理,这次我嫁女儿就不收彩礼了!”罗沙村村民姚小花说。自罗沙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,村里只要有红白喜事,理事会成员就会上门宣传白事简办、婚事新办的相关政策,鼓励村民节俭办宴、不收彩礼、厚养薄葬。对积极响应相关政策的村民,村里不仅给予他们道德积分加分奖励,还有机会被评选为季度红榜人物,“土政策”已然成为村民心中的“硬准则”。
一砖一瓦皆述文明故事,一风一俗尽展乡村魅力。从环境美到生活美,从外在美到内涵美,罗沙村用文明创建这把“金钥匙”,打开了乡村振兴的“幸福门”,作为全国文明村镇,如今的罗沙村正踏着新时代文明之风阔步前行。